【內(nèi)容簡介】 《論語》一書,歷來注解者眾,古代何晏的《論語集解》與朱熹的《論語集注》,近代程樹德的《論語集釋》,現(xiàn)當代錢穆的《論語新解》和楊伯峻的《論語譯注》堪稱最佳之作。其他以“注譯”、“新解”、“全解”、“導讀”、“解讀”、“心得”命名者不勝枚舉,各具特色。 但以往的《論語》注解本或過于注重學術(shù),不利普及,或失于“全面”,不易把握重點。故本書著者立足于精要,著眼于普及,精選其論人、論學、論政、論道的箴言近百句,分列道德、仁愛、禮義、孝悌、忠信、圣智、和敬、為人、為學、為政十大類,加以注譯、解讀,力求使讀者明其精要、把握主旨。 著者認為,孔子“一以貫之”之道即是“仁”道,惠及于民為德教,施之于政為仁政??鬃拥暮诵膬r值觀是“仁本禮用”,其最高政治理想是“修己以安百姓”。這便是《論語》精華之所在。因此,我們將書名定為《<論語>治要——仁本禮用安百姓》。庶幾既突出孔子的核心價值,也揭示出儒家政治哲學的“民本”性質(zhì)。 【作者簡介】 吳光,浙江淳安人。現(xiàn)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兼任浙江省儒學學會執(zhí)行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國際儒聯(lián)顧問等職。曾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儒家哲學片論》《儒道論述》《吳光說儒》等專著、文集;主持《王陽明全集》《黃宗羲全集》《馬一浮全集》等多部古籍整理;主編《陽明學研究叢書》及二十多部論文集;曾應邀到日本、美國、新加坡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qū)進行學術(shù)講座200余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