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反腐斗爭深入開展之際,江西高校出版社精心推出又一部圖書精品《清官況鐘》,該書在一個合適的時機為大家推出了一個剛正不阿、智勇雙全、情義兼具、受民愛戴的清官形象,必將受到讀者的歡迎,并將興起一陣學習的熱潮,具有深遠的意義。此書系江西高校出版社打造的《中國廉政文庫》的第一部,其后將陸續(xù)推出《中國廉政制度史》《中國共產(chǎn)黨廉政制度史》等力作。本書由中央紀委廉政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監(jiān)察學會副秘書長孫志勇作序,并高度評價此書“不僅是一部好看樂讀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古廉今鑒、弘揚正氣的廉政讀本”。況鐘是古代最有名的清官之一,任蘇州知府十二年,剛正廉潔,孜孜愛民,情義兼具,至今仍被蘇州人民稱作“況青天”。全書描述了況鐘治理蘇州時,依法懲辦貪官暴吏,為民請命,削減重賦,冒著殺頭危險拒征蟋蟀,改造圩田,改革漕運,彈劾御使……為此觸犯了不法縉紳和官僚的利益,他們狼狽為奸,上下勾結,使用各種手段打擊況鐘。況鐘除與反對派斗爭,還面臨同僚與家人的諸多矛盾,一直置身于矛盾的漩渦中。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懸念眾生、扣人心弦主,最終況鐘戰(zhàn)勝各種矛盾,蘇州實現(xiàn)大治。當他要實現(xiàn)更大目標時,積勞成疾,卒于任上。況鐘的高邁品格和剛正氣節(jié),愛民如子的傳統(tǒng)優(yōu)秀官德是古代官員在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對國家、民族、百姓的高度責任感和對完善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不懈追求,歷來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分子的自我操守、救世拯民、扶危助困的偉大而深厚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是激勵國家公職人員樹立高尚道德操守的思想基礎。以銅這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況鐘就是一面穿越歷史時空的鏡子,古廉今鑒仍具有見賢思齊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