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法律·zhengzhi與學術:劉作翔法學文選(2014-2019) 書號:9787521605280 定價:68.00 作者/編者: 劉作翔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10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知名法學學者劉作翔老師的第六bu法學學術文選,“劉作翔法學文選六bu曲”之一,也是“星空”法學學術精品著作系列之一。全書按照學術論文、學術隨筆、學術訪談和附錄(含書評)四個bu分劃分,將劉作翔老師2014年《權利與規(guī)范理論——劉作翔法學文章與讀書筆記選》出版之后至2019年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評論》《法學》《法律科學》《東方法學》《法學雜志》《甘肅社會科學》《體育與科學》《法學教育研究》《甘肅政法學院學報》《人民論壇》《河北法學》《法律適用》《法學家茶座》《中國法治文化》《浙江警察學院學報》《人民日報》《ren民法院報》《北京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民主與法制時報》等發(fā)表的學術論文、隨筆、訪談等共計60余篇文章收錄其中。附錄中收入了六篇書評和兩篇作者的學術介紹以及作品目錄,真實記錄了作者三十余年對學術問題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呈現出作者的學術研究概況和學術生涯,以及走過的學術道路,反映出作者豐碩的學術成果以及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 
目錄 學術論文 當代中國的規(guī)范體系:理論與制度結構 3 權利平等的觀念、制度與實現 37 論“黨紀與國法不能混同” 57 論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改革與法治的良性互動——以相關數據和案例為切入點 60 法治思維如何形成——以幾個典型案例為分析對象 77 中國案例指導制度的*新進展及其問題 95 案例指導制度:“人民群眾”都關心些什么——關于指導性案例的問與答 111 案例研究的作用及價值 133 司法中彌補法律漏洞的途徑及其方法 140 患者權益保護的法理基礎與制度保障 159 關于社會治理法治化的幾點思考——“新法治十六字方針”對社會治理法治化的意義 175 “楓橋經驗”研究斷想 185 “法源”的誤用——關于法律淵源的理論思辯 196 學術隨筆 研究“法律與zhengzhi”關系的兩個視角:內在視角與外在視角 221 幸福是法律的*高價值目標——從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重新思考法律的價值 224 對“法不禁止便自由”的反思——關于公民行為自由的界限以及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作用 228 把規(guī)范性文件納入審查范圍 231 建設法治體系?實現法治國jia 235 建立“標準”是法治的一項緊迫任務 238 每一種規(guī)范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作用 241 民間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243 宗教文化、宗教權利、宗教法 249 在民法典中應確立法律、政策、習慣三位階規(guī)范淵源結構 255 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范圍、差異及其解決 261 法律人才培養(yǎng)應作分類化研究——關于建設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的幾點思考 264 法官業(yè)績考核面臨的兩難境地 268 法院信息化建設與司法公開 273 從司法的屬性和特點入手認識司法規(guī)律 280 讓指導性案例走進司法活動 286 跨行政區(qū)法院是不是新的法院類型 289 實踐效果是檢驗綜合執(zhí)法改革的主要標準 294 美國*高法院**官是如何撰寫法庭意見的——美國*高法院對費舍爾訴得克薩斯大學案的“發(fā)回重審令”及其附隨意見 297 權利與規(guī)范理論的*魅力 318 求知與求真 320 法學家的責任:為法治而努力 3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