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傳統(tǒng)文化與人生智慧叢書:用人智慧 作者:高玉敏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8月 印刷時間:2017年08月01日
紙張:膠版紙 頁數(shù): ISBN:978721308136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膠訂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高玉敏編著的這本《用人智慧》從悠久的文明長河中選取了“用人智慧”這個主題,分章列目,力圖從古人的經典論述中汲取傳統(tǒng)用人之道的精華,以求有助于今人對人才問題的諸多探求與思索。 本書共分為八個篇章:“內圣外王”講述人才不易成,須得修身勤學,遷善改過;“求賢若渴”講述人才為治國之本,人才為國寶,須禮賢下士;“識才薦賢”講述人才發(fā)現(xiàn)至難,須以公正之心長期察表知里;“量才善任”講述量才授任、各取所長,用人勿疑、妙選宜才;“用才有術”講述人才須用在當時、逸于任使,酌情放手;“厚學樹人”講述教化育人不苛求、多磨礪、順勢而為;“留才聚才”講述率先垂范、誠以待人、君臣相得;“獎懲有方”講述人才監(jiān)察、德能并重、賞罰必信。每篇先列“題解”,概括本篇主旨,次列圣賢語句、“解讀”,再次列典故與常識,*后附以“人生鏡鑒”,昭示其現(xiàn)實價值。
作者簡介: 目錄: 第一篇 內圣外王 一 用人先修己 【知識樹】內圣外王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 【人生鏡鑒】自己“出眾”才能“服眾” 二 修己以明德為先 【用人典故】從“笨小孩”到“千古一完人” 【人生鏡鑒】為官者要常修政德 三 修身莫過于知禮 【知識樹】古代貴族子弟的“冠禮” 【人生鏡鑒】不知《禮》,無以立 四 學以致其道 【用人典故】唐太宗篤志好學 【人生鏡鑒】腹有詩書氣自華 五遷善改過,方能成己成人**篇 內圣外王 一 用人先修己 【知識樹】內圣外王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 【人生鏡鑒】自己“出眾”才能“服眾” 二 修己以明德為先 【用人典故】從“笨小孩”到“千古一完人” 【人生鏡鑒】為官者要常修政德 三 修身莫過于知禮 【知識樹】古代貴族子弟的“冠禮” 【人生鏡鑒】不知《禮》,無以立 四 學以致其道 【用人典故】唐太宗篤志好學 【人生鏡鑒】腹有詩書氣自華 五遷善改過,方能成己成人 【用人典故】孔“圣人”也犯錯 【人生鏡鑒】“聞過則喜”還是“文過飾非”
第二篇 求賢若渴 一 尚賢者,政之本也 【用人典故】為政萬端,非賢不理 【人生鏡鑒】為政之道在舉賢 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用人典故】劉邦完勝項羽的“秘訣” 【人生鏡鑒】國之興亡系于人才 三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知識樹】《題烏江亭》與《疊題烏江亭》 【人生鏡鑒】視人才為國寶 四 禮賢下士則群賢畢至 【用人典故】千金買馬骨,黃金臺上意 【人生鏡鑒】“士爭湊燕”的啟發(fā) 五 不拘一格降人才 【用人典故】唐玄宗的“野無遺賢” 【人生鏡鑒】“野無遺賢”的豐滿理想
第三篇 識才薦賢 一 事之至難,莫若識才 【知識樹】諸葛亮“觀人七法” 【人生鏡鑒】***要練就“識人”的慧眼 二 選賢薦能要德才兼?zhèn)?br />【知識樹】唯才是舉的“求賢三令” 【人生鏡鑒】選人用人當以“德才兼?zhèn)洹睘槭滓獦藴?br />三 舉賢之道在于公正 【用人典故】祁奚舉賢 【人生鏡鑒】心若無私,舉賢何必避親 四 察表知里,辨材須待七年期 【知識樹】王莽謙恭未篡時 【人生鏡鑒】辨材須待七年期 五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用人典故】大明朝的*后一根“柱石” 【人生鏡鑒】重大關頭是考察干部的“試金石”
第四篇 量才善任 一 量才授任,人事相宜 【知識樹】“有用”與“無用” 【人生鏡鑒】量才授任為治之道 二 用人要用長 【用人典故】子產善用人之長 【人生鏡鑒】如何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 信之任之,用則勿疑 【知識樹】三人成虎 【人生鏡鑒】信任也要監(jiān)督 四 用士莫求全 【用人典故】劉邦用人不茍求全才 【人生鏡鑒】用人切忌求全責備 五 政在得人,不在員多 【知識樹】中國*早的精兵簡政 【人生鏡鑒】善政以省官為首
第五篇 用才有術 一 用人貴在用當其時 【知識樹】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人生鏡鑒】莫使人才熬白頭 二 用人當有容才之量 【用人典故】王安石與恃才放曠的蘇大胡子 【人生鏡鑒】“雅量容人” 三 酌情放手,逸于任使 【用人典故】舜“有天下而不與” 【人生鏡鑒】事必躬親可以休矣 四 寬嚴相濟,恩威并用 【知識樹】“無為”則“無不為” 【人生鏡鑒】用人之道貴得其中 五上下同心,其利斷金 【用人典故】結局不同的范蠡與文種 【人生鏡鑒】從君臣關系的變遷看“上下齊心”
第六篇 厚學樹人 一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知識樹】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人生鏡鑒】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知識樹】書院的“學規(guī)”與“院訓” 【人生鏡鑒】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用人典故】種樹郭橐駝 【人生鏡鑒】因材施教育英才 四 礪所以致刃也 【用人典故】蘇武持旌牧羊 【人生鏡鑒】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五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知識樹】曾國藩讀《四書》心得 【人生鏡鑒】貴有恒,才乃成
第七篇 留才聚才 一 率先垂范身為先 【用人典故】宋太祖節(jié)儉治天下 【人生鏡鑒】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二 留人先留心 【用人典故】劉備揮淚別徐庶 【人生鏡鑒】哭出來的江山 三 推誠以待人 【用人典故】曾國藩推誠待人 【人生鏡鑒】拙誠才是大智慧 四 要文利并重 【用人典故】順治祭孔,士人歸心 【人生鏡鑒】以利留人,*要以文化人 五賞識管理凝聚人才 【用人典故】伍子胥 【人生鏡鑒】賞識出人才
第八篇 獎懲有方 一 治國先治吏 【知識樹】科舉制度的幾個相關規(guī)定 【人生鏡鑒】由史官制度及其職業(yè)精神所想到的 二 治吏以良法為先 【知識樹】“細說”華表 【人生鏡鑒】“養(yǎng)廉銀”并不“養(yǎng)廉” 三 從嚴治吏關鍵在從嚴監(jiān)督 【用人典故】“酷吏”張湯 【人生鏡鑒】從嚴治吏,要扎牢制度的“籠子” 四 德績并重才能“考準”干部 【知識樹】清朝的“京察”與“大計” 【人生鏡鑒】干部考核要看“口碑” 五 厚賞重罰是利器 【用人典故】齊威王拒*被蒙蔽 【人生鏡鑒】賞必信,罰必行
|